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教改动态第269期

教改动态第269期
日期:2017-3-21 10:06:43 文章来源:高教研究室

2017年第7期(总第269期)                             2017320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一

 


导读:聚焦高校“双一流”建设系列报道

中南大学:推进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清华大学:《清华汉语》荣登2016全球新慕课排行榜第二

鲁东大学:推进7大方面45个项目深化综合改革

简讯:华东师大:首创校园主题日聚焦科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完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聚焦高校“双一流”建设系列报道

“建设一流大学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出来,而不是靠几个单项指标评出来、‘凑’出来的!”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葛剑平说,“最近,全国许多地方启动了‘双一流’建设,但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流学科建设靠‘拼凑’、一流教师队伍建设靠‘挖人’等极端现象。这种急功近利之风将严重阻碍‘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实施。”

葛剑平分析说,一所高校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所有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和学科将会获得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这就使得一些高校在如何获得更多建设经费上绞尽脑汁,尤其在评审指标体系上做足表面功夫。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达标和争名次的目的,一些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到全国优势学科力量分析和对比上,甚至还对全校学科进行突击式重组与合并,试图“拼凑”出一些名列前茅的学科。这实际上是把“双一流”建设演变成了一场“田忌赛马”式的竞技游戏。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各省份“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许多地方的“人才争夺战”不断升级,正在演变成一场靠高薪组建“雇佣军”的混战。有的高校为了吸引高端的“戴帽”人才不计成本,动辄开出天价住房补贴、年薪,而且还许诺为其提供学科建设经费、随调配偶和子女等丰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各地政府给高校的财政支出中并没有安排所谓“高端人才”的引进费,学校只能寅吃卯粮,东挪西凑地挤占正常的教育事业经费。一旦这笔“预算外的经费”出现短缺,这些被高薪引进的人才又会被出价更高的学校“挖”走。

对此,葛剑平建议,高校要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细心甄别和挑选学科,在选好学科切入点的前提下,“稳、准、狠”地集中发力,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把师资队伍建设做成一项有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和考核评估的系统工程。同时,教育部门也应改变以往行政主导的思维定式,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淡化评价,切实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为高校赋予更多自主权,为大学发展营造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

                             (《中国教育报》2017313日)


【中南大学:推进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中南大学出台《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基本要求及认定办法》,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建立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乐于教学的3人以上教学团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构建开放、互动、灵活、多样的课堂,实行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方法比例占总课时1/3以上,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答辩等多形式,平时测试、作业测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多阶段,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类型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40%以上。

加强课堂建设。建设数理化、英语等12门教学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及学科基础试点课程,并逐渐向专业基础课辐射,四年共建设课程300余门。举办我们希望的课堂等师生约谈会,每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利用学生工作委员会征集意见,及时反馈教师进行改进。以立项课堂为范例,组织课堂负责人、教学督导专家、教师代表等现场听课,举办课堂建设工作研讨会、教学沙龙和相关教学法活动,不断完善授课方法。建设示范课程网站,全面开放精品课程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课堂建设推进情况和优秀课堂建设模式,营造重参与、重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

健全保障机制。将精品课堂建设写入校综合改革方案、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2013年起每年制定建设方案,面向全校教师公开立项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多次深入课堂直接指导,本科生院、各学院主管教学工作负责人牵头承担具体推进任务。做好软硬件供给,设立课堂建设专门教学经费,4年共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对纳入精品课堂建设的给予启动经费并根据成效实行滚动支持,对部分教室进行相应配套改造。加大激励参与,设立以教学效果、教改成果等为指标的教师晋升教授职称专项计划,并实行年终绩效津贴80%奖励教学。

(中南大学新闻网2017313日)


清华大学:《清华汉语》荣登2016全球新慕课排行榜第二

根据美国课程中央网站(Class Central)对全球2016年新上线的2600门慕课进行的评选,清华大学开设的课程《清华汉语》(Tsinghua Chinese: Start Talking with 1.3 Billion People)荣登2016年全球新慕课排行榜第二位。

《清华汉语》慕课作为汉语的入门级课程,由清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丁夏教授、王小宁副教授、鲁俐副教授、李园讲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打造。课程采用故事化教学法,使学习者更容易融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激发学习兴趣,理解课程内容与知识点;课程同时强调了基础语言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另外,这门课程也是备考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入门课程。课程特别邀请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参与拍摄。

慕课有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习者无法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下,如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清华汉语》课程借鉴了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在习题的完成上设置了“答对有奖”,做错仍然有机会重新开始的激励模式,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学习者在讨论区对习题方式给出非常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大程度的应用课程知识。

展望下一步计划时,丁夏认为,语言课程需要体系化,需要循序渐进。《清华汉语》是初级入门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按照设想,团队还将推出初级(下)与中级课程。在完成这一系列课程后,学生可以实现在中国顺畅的基本日常交流。

(清华大学新闻网201739日)


鲁东大学:推进7大方面45个项目深化综合改革

日前,鲁东大学出台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制度创新,强化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和增强师生创造活力,为建设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方案》明确了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以发展绩效为导向,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统筹各方面专项配套改革,努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改革和持续改进发展方式、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发展,办学实力与办学影响全面提升,把学校基本建成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特色明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优势突出,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智力库。《方案》中指出,2016年下半年至2018年,学校要着重完成7大方面45个项目的改革任务。

(一)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项目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项目2:健全学术权力运行机制。项目3:完善民主管理机制。项目4: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项目5:强化监督机制。项目6:调整优化组织机构。项目7:建立年度重点工作督办制度。项目8:建立二级单位年度发展绩效考核奖励制度。项目9:建立二级单位工作负面责任清单制度。

(二)深化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项目10:完善师德建设体系。项目11:改革岗位聘用考核制度。项目12: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项目13: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项目14:建立二级学院年度人才工作考核奖励制度。项目15:规范和改进绩效工资发放管理。

(三)深化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机制改革。项目16: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方式改革。项目17:建立学位点(专业)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项目18:建立研究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项目19: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项目20:加强和改进科研服务。项目21:建立二级学院年度科研工作考核制度。

(四)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23:深化学分制改革。项目24: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项目25: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26:探索开放多元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项目27:建立教师教学创新评价奖励制度。项目28:建立二级学院年度教学工作考评制度。项目29:建立二级学院年度招生就业创业工作考评制度。

(五)深化学生教育管理改革。项目30:健全“四位一体”德育体系。项目31: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项目32:改进学生教育服务管理。项目3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六)深化条件保障机制改革。项目34:构建资源共享共用机制。项目35: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项目36:建立二级单位年度预算执行考核奖励制度。项目37:建立二级单位年度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奖励制度。项目38:建立机关部门服务满意度年度考评制度。

(七)深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项目39: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项目40: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项目41: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项目42:建立二级单位年度党建宣传思想工作考评制度。项目43: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项目44: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项目45: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机制改革。

 (鲁东大学新闻网201731日)


简讯:

315日,华东师范大学启动了代极客,师大创校园主题日,全校师生一起跨学科多维度的理科创,探讨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据了解,校园主题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上午场的奇点时代的思想极客高峰论坛上,学校内外青年学者和校创新创业优秀学生代表,通过TED演讲的形式,与现场观众围绕奇点时代的技术” “奇点时代的心灵” “奇点时代的社群等主题展开讨论,激发跨学科式的思维碰撞。下午场的闭幕式暨奇点临近——大变动时代的思想、技术和我们的未来高峰论坛则是大咖云集,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多个主题进行演讲。除主论坛和分论坛外,校园日主题活动还特设了主题展览。设在闵行校区的主展览区域展示近两年学生的优秀论文、科研作品、创业计划大赛获奖项目等。据了解,这不仅是华东师大首次以校园主题日的形式集中举办校园学生活动,在全国高校也是第一次。校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学术科创实践行列,帮助学生探究共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东方网2017316日)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坚持“权责利相一致、发展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持续推进学院二级管理改革、依托系部、研究中心、实验室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定位于教师管理、任务分解、学科建设和扶持孵化等四大功能,针对外语学科难点、热点、前沿问题,实行基于团队绩效的考核方案,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力。明确系部职能定位于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主要承担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任务,并负责教学团队建设。明确科研机构定位于科研管理,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审批、项目承接、科研团队的建设。整合学院行政机构,明确个人的分工职责,建立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学院行政管理队伍。同时,重组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建立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平衡的决策、咨询与审议机构,从而不断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2017315

                                                                   

编辑:杨月君  李 阳      电话:0311-87326042      箱:gjsh87326042@163.com


文件下载:教改动态第269期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 电话:87655970
Designed by jwc
Powered by VIPCMS.Net